每個人都應該出席一次自己的喪禮
- 甚麼是「通過儀禮」Rite of Passage?
最近去了一個友人親友的喪禮,雖然我與死者並不是十分熟悉,但平日不多不少都會聽過朋友對也的講述,也是對死者生前的人生有一點認識吧。在整個儀式的過程中,我不斷聽到死者的親友在回顧他的一生,由於每個人與死者的關係也不同,所以對他的描述也是有著不同的一面。
整個儀式是以基督教的形式所辦,在儀式進行當中,我想想聽到「在天之靈」這個字,令我忍不住在想,如果在棺木裏的死者能看到這一幕的話,會有何感受呢?
在華人社會中,很多人都會對死亡或是喪禮等等有所忌諱。特別是在傳統家庭的長輩常常會認為「死」是一個不吉利的字,任何有關「死亡」的討論也是不應詳談的話題。但在西方,不少著作或是學術文章也有論及死亡這個概念。
例如美國作家勞倫·奧利佛的《忽然七日》(Before I Fall)、瓊·狄迪恩的《奇想之年》(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)和感動全國人的日本作家百瀨忍的《入殮師》等等。當然,余華的《七天》也是令人反思不斷的佳作,但是相比起外國,華人社會對於死亡的反思相對較少。
「喪禮體驗」戲劇治療法
戲劇活動的治療性質,早在數百年前即開始為人所認識和檢視了,這最早可追溯到亞里斯多德所提及的,劇場對認同劇中人物者具有情緒宣洩作用。戲劇是一種人類的本能,它結合藝術與心理學、讓參加者在安全的情境中,自由地表達自己,有機會重新經驗「被聽懂」、「被感動」和「被接納」。
英國現代戲劇教育學的先驅彼得‧史萊德(Peter Slade),在1930年代將兒童戲劇作為一種淨化方法,來協助兒童學習不良與困難者逐漸發展而成的。多年來在戲劇治療技術與藝術的研究,已成為有系統的學術理論與應用,對有心理障礙、社會困境、身心缺陷或需要實現自我的人皆能提供協助,諮商與治療。